水稻----我的職業(1)
陰錯陽差,與水稻結緣,而且是一輩子。感恩水稻,在無路可走時端上了飯碗。雖不輝煌,可也平安的度過一生?!皼]有花香、沒有樹高,我是一顆無人知曉的小草”,是水稻和我喜歡的意境。很想從文學角度去描寫水稻,可越敬重越難下筆。由陌生,熟悉,直至告別,一幕幕在腦海中浮現。想延續我的寫實風格,從科普角度試著去描述。時常也會有一些比較玄的想法,從分類學角度看,草本植物的水稻與高等動物的人類,親緣遙遠??晌覀兺瑢俚厍蛏?,也許本質上就有相通的地方。有沒有道理,三言兩語說不清,以后會慢慢道來。一點是肯定的,水稻和人類,是物種間互利互榮的典范,都造就了各自領域的生命奇跡。人類的繁榮不用說,水稻亦是當今最重要的農作物?;ダs,與一帶一路國策有些吻合,哈哈。
2004年是國際稻米年,主題——稻米就是生命。聯合國大會為一農作物設立國際年,是史無前例的舉動。稻米,營養豐富,養育著世界二分之一,中國三分之二的人。水稻種植歷史悠久,考古研究,伴隨著人類的文明,栽培水稻有一萬年之久。水稻種植范圍廣,除南極洲外,幾乎到處都有水稻,可以是水田和旱地,可以在非洲的熱帶雨林和中東的沙漠,可以是沿海平原,甚至喜馬拉雅高山上。我國雜交水稻推廣,是近代農業領域對世界最偉大的貢獻。雖然我們每天在食用稻米,可對他依然陌生。
想不到會從事農業,孩提時的夢想,當工人、解放軍或科學家。雖然社會教育我們不要忘了農民伯伯的奉獻,可從小在城市,對農村、農民難免會有偏見。學習不努力,時常聽到母親的訓斥,不好好讀書,送你下鄉去放牛?;蛟S覺的這樣說不太好,母親加以補充,以后放牛都需文化。你文不能測字,武不能拾糞(此處有些創作),只能像養豬一樣,過年殺一刀。母親的預測很準,沒多久我就從事農業了,但不是因為不努力,而是沒有其它選擇。母親預測神奇還表現在,30年后,一度農民也需持證上崗。當時母親的恐嚇也許起到作用,也許是因為小學遇到好老師,浪子終于回頭。小學六年級加入少先隊,也順利考上中學,雖然是第三志愿。
中學時已經想讀書,可文革時代無書可讀。學生不讀書,工人不上班,全國人民投身革命洪流。我因根不紅,沒有革命的資本,只能頹廢地生活。今生有兩大未解之惑,一是文革十年,社會還算穩定。也許要感謝農民伯伯的堅守,否則八億人民吃什么。也從另一個方面證實,農業生產的重要性。而改革開放后,社會財富幾何級增長。同樣的勞動付出,其它商品漲價,欣欣向榮;而農產品價格穩定,農業逐年萎縮。專家說,是簡單勞動與復雜勞動的區別,城鄉產品剪刀差,不知真假。如果不是政府的傾斜政策,農業更加萎縮。真是此一時彼一時,也讓我趕上。
初次結識水稻是知青歲月,下放在水稻產區。最辛苦的勞作是雙搶,收早稻、栽晚稻。真切體驗“鋤禾日當午,粒粒皆辛苦”的真諦??赐瑢W們紛紛返城,只想盡快逃離修地球的命運,種了幾年稻,沒留下丁點感性認識。城市的門關著,一扇窗開了。推薦上大學,哪來哪去,國家不包分配,而且是最不起眼的專業,學校在農村,工作地在農村。對我而言,沒有其它選擇,只能義無反顧。(待續)