.
七六五
.
七六五指的是當年的一種皮鞋,價格七元六角五分,簡稱七六五。這種皮鞋在上世紀七十年代初曾經風靡上海灘。
七六五為啥會流行起來?其中的原因,在我看來無外乎這么幾點:
首先,那個年代的皮鞋還是奢侈品,錚光閃亮的皮鞋腳上一套,檔次馬上就上去了,所以大家都有一種趕時髦穿皮鞋的期望;
第二,有了皮鞋還要有人買、有人穿,一般來說,這種人要有點錢有點閑,而且有又能力趕點時髦。上山下鄉風頭過了以后,七零屆以后的學生跨出校門進了廠門,每個月領工資,城市里的生活色彩也蠻豐富。他們正好成了這樣一批有錢有閑又有能力追求時髦的人;
第三點原因是買得起還要買得到。七六五的價格對于每月二十元左右工資的小青年來說有點小貴,但并不是可望不可及的天方夜譚。還有,那個時候買什么東西都要憑票憑劵,連買一盒火柴都要火柴票,唯獨七六五不要劵也不要票,敞開供應。
第四點原因也很重要,那就是有穿皮鞋的道路條件。上海畢竟是大城市,進進出出柏油馬路、水泥路,最差的也是*(弓旁加單)格路,這樣的道路條件穿什么樣的鞋子都沒問題。如果腳下的路,晴天是揚灰路、雨天是“水泥”路,那就不適合穿皮鞋。
七六五對于走在柏油馬路上上下班的青工來說有點量身定制的味道,但對于上山下鄉的知青來說,卻有很大的距離。其中的原因倒不是買不起,也不是買不到,關鍵的原因是農村里都是爛泥路,不適合穿皮鞋,下田干活更不能穿皮鞋??偠灾?,在農村一年四季都沒辦法穿皮鞋。這種農村生活的現實,使得知青難以產生買皮鞋穿皮鞋的念頭。哪怕是知青過年回上海探親的時候,一般也都是早些年流行的黑布松緊鞋,很少七六五皮鞋。
仔細想想這種穿鞋上的差異,還是有點意思的。七零屆及以后的學生沒有離開這個引領服飾潮流的大都市,他們時刻感受并緊緊地跟隨著衣飾穿著上的變化,一雙七六五也在一定程度上標志著他們始終是這個城市的一員。對于這個城市而言,回家探親的上海知青只是一個外來者,一年到頭面朝黃土背朝天的知青們已經慢慢地與這個城市漸行漸遠。一雙黑布松緊鞋的意義充其量只能說明知青曾經是這個城市的一員。
當年我有過一雙七六五,有一年回上海過年時買的,穿著這雙七六五多少有一種想和這個城市拉近距離的企圖。一雙七六五,一穿上腳就不愿再脫下來,晴天雨天不停地穿,雨水浸泡過的七六五很快變了形,變形的皮鞋有點像變形的心理。等到七十年代末再一次成為這個城市一員的時候,七六五早已成了歷史。前兩年,在商場閑逛,看到一雙皮鞋的樣子有點像七六五,一看標價四位數,知道這是噱頭,售貨員迎了上來:“迭戈兩天阿拉商場搞促銷,打好折,七百六十五?!眱z講巧伐,實在太巧了,又是七六五!
.