.
感 悟
雨夜芭蕉


前些時候,一朋友家鄉遭遇天災,一些熱心的朋友,紛紛自發解囊以100、200的金額予以捐助,我一貫認為,點對面的捐助好過與點對點的捐贈,期間涉及到被助者的自尊和關乎此舉給 其帶來的某些壓力,所以沒有參與共濟,因此一些人對此頗有微詞。
道德的主題是倫理,旨在向人們灌輸一套關于:對與錯、好與壞、正義與否、公正與否等等的信念和價值觀,而僅僅以灌輸道德信念和價值觀是不夠的,更是需要通過思考和有創意的的方式去引用、應用這些信念和價值觀來解決現實生活中真實遇見的問題。
高爾伯格說:道德成長有五個階段,但很多一部分人,只是停留在第四階段......
道德成長中:
第一階段是:從不發問的聽從。
第二階段是:我會得到什么好處,以求公平。
第三階段是:配合他人。
第四階段是:“體制”負責。一個處在第四階段的人,往往會相信只要履行對社會和國家的職責,維持自尊,就盡了本份。
第五階段是:成年人,有原則的良心。
有原則的良心,這需要十分尊重每個人的人權與尊嚴,他們的良心,應該要求自己根據尊重所有人的原則來待人處事,而這個階段,也確實很難精準地去把握。

